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号角,为你长鸣知识点及练习题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3-16 20:01:32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写一篇作文的时候,文章的构思几乎是我们整篇文章的骨架,只有在构思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的写出一篇优美的文章,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号角,为你长鸣知识点及练习题。

必修三 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第一板块 殉道者之歌)

板块知识归纳

人类社会之所以存在希望,是因为每当黑暗笼罩大地时,总有思想先驱把燃烧的心作为火炬,带领人们走出困境;路途上,总有许多平凡的人,以善良的心作为拐杖,帮助弱者走完全程。

本板块的三首诗作都是世界名诗,我们研讨时要注意弄清人物的生活背景和人物选择的关系。

屈原的《离骚》是在战国纷争、楚国存亡危机之下,因进忠言而遭放逐后写的。他同情百姓的苦难,“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且无怨无悔地去改变现状,“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最后投江殉志。

普希金爱好自由,崇尚光明,以他的诗歌给苦难的人们带去幸福和慰藉,最后为维护清白的荣誉与敌人决斗而死。他的这首诗是写给反对沙皇专制而被流放的十二月党人战友的。俄国十二月党人大多是贵族出身,在专制的沙皇统治时期养尊处优,绝无衣食之虞,但是他们是最早觉醒的一批人(在这一点上,他们和屈原有相似之处)。他们有高尚的品德,为推翻专制的沙皇统治,推翻落后的农奴制,为国家为民众谋利益、不惜抛弃财产、地位和家庭,义无反顾地发动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遭受残酷镇压,沙皇把他们流放到西伯利亚,他们依旧不屈不挠地坚守自己的信念。 十二月党人值得尊敬的是他们的起义不是为了争夺权力,而是为了推翻专制暴政。为了理想,这些贵族青年宁愿走向刑场,走向流放地,这是高尚的人格使然。普希金的诗,体现了这种人格理想。

林肯是美国的自由之父,他的自由和民主的思想,激励着人们去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最终遇刺身亡。林肯说过:”每一个人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美国南方的蓄奴制违背了美国的立国宣言,林肯作为总统,领导美国人民维护国家的统一,他视奴隶制为“邪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领导美国人民取得内战的胜利,自己却死在胜利的时刻。在《啊,船长,我的船长哟!》中,诗人把美国比作一艘航船,把林肯总统比作船长,把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废奴斗争比作一段艰险的航程。“胜利的船,目的已经达到”,而船长却在到达港口的时刻死去。探讨可以从这里入手,了解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了解诗歌的悲壮色彩。

屈原、十二月党人、林肯还有普希金,他们都是用生命实践着白己高尚的理想,为了自己的崇高理想而献身。

【同步点拨】

一、课文导读

(一)文学与文体常识

1.关于屈原:《离骚》是“发愤”之作,司马迁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因此理解屈原的人生困境就显得特别重要。屈原,名平,字原,约生于公元前三四零年(楚宣王三十年),卒于公元前二七八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他是楚王的同姓贵族,他“博闻彊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起初颇得楚怀王信任,起用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候”,一度成为楚国内政外交的核心人物。在内政方面,他主张“修明法度”、“举贤任能”,实行使国家富强的“美政”;在外交方面,他主张与强秦对抗,具有远大目光。但他的这些主张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注定要在混浊的人间世中处处碰壁,他的诗人气质也注定与混乱的政治环境格格不入。君王的疏远和群臣的嫉恨这是必然之事,这一切形成了他的人生困境,这种困境最典型的表征就是两次流放事件。第一次是大约在楚怀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流放到汉北一带;第二次是在楚顷襄王十三年前后,被流放到沅、湘一带。两次放逐使屈原从权力的中心被挤迫到了边缘,他陷入了现实和心灵的双重困境。举世皆浊之中,他孤立无援;而在独醒时刻,他又不得不面对灵魂的拷问。当强秦攻破故国的时候,他只好怀着忠诚和绝望自沉汨罗江。

当陷入这样一种孤独的人生困境之时,一切似乎不可把握,只有文字可以自由驱遣,只有文字可以成为他形影相吊的忠实伴侣,于是他写下了《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和《渔父》,在这发愤抒情之中,他的不安的灵魂暂得栖居和慰藉。

屈原的一生以“好修”为务,以“美政”为鹄的,他在乱世中上下求索,虽然他的忠诚不曾挽救故国的覆亡,但却为他赢得了后世的尊敬。千百年来,他是天下百姓深切怀念的一个对象,也是知识分子价值天平上的一个重要的心灵砝码,更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

读屈原作品,我们可以读到屈原的心路历程。《离骚》更是如此,因这是自传性作品。虽然教材只是节选其中一小部分,但亦窥一斑而知全豹。解读这些文字时宜结合屈原的人生困境来捕捉潜藏在字里行间的复杂况味,做到人文互解。当然也不能放弃对艺术风格的欣赏。

2.关于文体: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骚体诗的形成,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3. 普希金: 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他出身于贵族家庭,从小受到文学的熏陶。普希金抒情诗内容之广泛在俄国诗歌史上前无古人,既有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1818)、《自由颂》(1817)、《致西伯利亚的囚徒》(1827)等,也有大量爱情诗和田园诗,如《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1825)和《我又重新造访》(1835)等。普希金一生创作了12部叙事长诗,其中最主要的是《鲁斯兰和柳德米拉》、《高加索的俘虏》(1822)、《青铜骑士》(1833)等。普希金剧作不多,最重要的是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1825)。此外,他还创作了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1)、散文体小说《别尔金小说集》(1831)及关于普加乔夫白山起义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1836)

普希金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时代的重大问题:专制制度与民众的关系问题,贵族的生活道路问题、农民问题;塑造了有高度概括意义的典型形象:“多余的人”、“金钱骑士”、“小人物”、农民运动领袖。这些问题的提出和文学形象的产生,大大促进了俄国社会思想的前进,有利于唤醒人民,有利于俄国解放运动的发展。

普希金的优秀作品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他的抒情诗内容丰富、感情深挚、形式灵活、结构精巧、韵律优美。他的散文及小说情节集中、结构严整、描写生动简练。

普希金的创作对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高尔基称之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4.惠特曼:惠特曼的第一部诗集是《草叶集》,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这个时期,他写下了真实记录这场革命战争的《鼓专用集》;林肯总统被刺后,他写下了沉痛表达美国人民对林肯被刺而哀思的《啊,船长,我的船长哟!》、《今天的军营静悄悄》等诗篇;在有名的《神秘的号手》一诗中,他乐观地描绘了未来的自由世界。惠特曼是美国著名的民主诗人,他歌颂民主自由,体现了美国人民对民主的渴望,他赞美人民创造性的劳动,他的诗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生气勃勃的精神。

惠特曼的名字,中国人民是早已熟悉的。五四时期,诗人郭沫若在名诗《匪徒颂》中就赞扬过惠特曼为文艺革命家。

(二)谋篇立意和层次结构

1.《离骚》节选自原诗的开头部分。作者写了自己的身世并表现了自己的志向与愿望。表达了自己献身国家的愿望以及诗人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于祖国的决心。

 

 

第一层(开头到“灵均”)写自己出身高贵。

第二层(“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到“宿莽”)表现自己才华出众以及对美好品格的追求。

第三层(“日月忽其不淹兮”到结尾)表明自己的“美政”对理想。

2.《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是普希金献给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服苦役的十二月党人的一首诗,目的在于表达对他们的希望和鼓励以及对胜利的坚定信念。在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希望,然后对他们进行鼓励,指出希望是灾难忠实的姊妹,让他们坚定胜利的信念。他们的事业是正义的,爱情和友谊会穿过阴暗的牢门,来到他们的身边;沙皇专制统治一定会覆亡,他们一定会赢得自由。

 

 

第一节:提出希望:坚持着高傲的忍耐

第二节:相信希望:希望会唤起勇气和欢乐

第三节:相信生活:爱情和友谊会来到门口

第四节:相信未来:自由会在门口欢迎你们

3.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这首诗意在表达对领导人民取得维护国家统一、摧毁蓄奴制的胜利而被人杀害的美国总统林肯的沉痛悼念之情。诗人采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把美国比作一只航船,把林肯比作船长,把南北战争的胜利比作航程的结束,截取了胜利到来的时刻的特定场景,歌颂了林肯总统的伟大功绩,表现了人们对他的爱戴之情,抒发了自己对林肯总统无比敬仰和沉痛悼念之情。

 

 

第一节,陈述了领袖逝世的事实。

第二节,表达了对领袖离去的悲痛。

第三节,表明诗人将失去领袖的心痛永留心底。

(三)写作特点

1.《离骚》的创作,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采取铺张描叙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诗中又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而且其中的比喻,并不仅仅停留在个别事物的类比上,还体现于整个形象体系的构思中,因而又含有整体上的象征意义。《离骚》在语言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统篇隔句句尾用“兮”字,句中则往往配以“之”、 “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也有全句不用虚字的。这种新的诗歌表现形式,为《诗经》以后兴起的骚体文学奠定了基础。《离骚》的诗句在错落中见整齐,在整齐中又富于变化的特点,读来节奏谐和,音调抑扬,具有一种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离骚》在艺术上取得的高度成就,与它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光照千古的绝唱,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曾赞之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2.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艺术上首要的特点是充满激情并直抒胸臆,用自己的激情、真情,去鼓舞那些沦为流放者、生活在西伯利亚艰苦环境中的囚徒,希望他们看到革命的重大意义,相信希望永在,相信未来光明,自由之神将会降临。如“沉重的枷锁会掉下,/黑暗的牢狱会覆亡,——/自由会在门口欢欣地迎接你们,/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诗人直抒胸臆,满怀激情地鼓励十二月党人。写这首诗时,普希金正在被政府监管期间,但是他没有诉苦,而且以自由的歌声,为西伯利亚的囚徒送去慰藉和希望。浪漫主义风格不屑于表达残酷的现实,而是充分发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借助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对美好的理想的追求。

3.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中诗人采用整体象征手法,把美国比作一只大船,把林肯总统比作这只船上的船长,当这只大船凯旋时,船长去牺牲了。诗人形象而又鲜明地表现了对林肯的敬仰爱戴和对林肯之死的无限悲痛。诗中还以“他已浑身冰凉,停止了呼吸”为主句反复咏叹,这样的手法本诗在表现上充分突出了其悲怆的感情。

(四)重点语句的理解

1.“恐年岁之不吾与”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不吾与”就是“不与吾”。与,待,等待。整句话是说:担忧岁月不会等待我。

2.“日月忽其不淹兮……来吾道夫先路!”这几句是屈原表明自己的政治理想。他感到了时间流逝之快,唯恐楚国失去大好机遇,君主“迟暮”,无所作为,于是表达了自己强烈的愿望,希望君主把握住年岁壮盛的时机,丢弃秽恶的行径,改变不善的法度,自己愿意为此而作前驱。

3.普希金在写《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时,仍然受到监视,活动没有自由,为什么他还把自己的诗称作“自由的歌声”?

这里的“自由的歌声”指追求革命与进步的思想。沙皇反动政府虽然限制了作者的人身自由,但限制不了他自由的思想、自由的歌唱。这样说也表明了革命的坚决性。

4.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中的称呼一再变化,这种变化对表达感情起到了什么作用?

本诗中称呼一再变化,第一节称呼用“他”,这种第三人称的描写,是对客观现实的冷静陈述。 遥望岸边欢呼的人群,在胜利的号角奏鸣时,领袖却被人刺杀, 这个噩耗如晴天霹雳,震得国人心如冰冻:人们无法相信这个消息,所以用“他”作了一种事实的描述。

第二节,称呼由“他”变为“你”,是情感的巨大释放。作者回过神后,一腔悲痛啸天而出,呼喊着,拉扯着,希望伟大的领袖能够醒来,“亲爱的父亲哟”,这声呼唤多么像儿女对父母的肝肠寸断、第二人称,便于情感的交流。

第三节,称呼又变为“他”,表明作者已明白这是无法挽回的现实,那种心痛将永留心底, 伟人塑造的胜利。他来不及看到;他开创的自由之旅,行程还刚刚开始, 冷静的思考加上深沉的悲哀,通过“他”这一称呼,表现得格外突出。

(五)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

1.本板块学习方法点拨:

⑴抓主旨,觅“诗眼”诗歌的主旨往往通过一句精炼的话体现出来,所以,借助“诗眼”,我们便一下子抓住了作者的感情基调,从而了解诗的主旨。

⑵体会这三首诗歌的思想价值。

⑶以诵读为理解这三首诗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

在学习了这些关于号角,为你长鸣知识点及练习题之后,大家对于自己的写作构思特点又有什么更好的认识呢?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